发布日期:2025-07-28 05:40 点击次数:143
从"追涨杀跌"到"左侧交易":老陈的蜕变老陈把最后一捆旧报纸捆好时,额头上的汗珠子正顺着皱纹往下淌。废品站老板蹲在磅秤旁记账,他趁机摸出手机——屏幕上那只光伏股的绿色数字刺得眼睛疼,比七月的日头还晃眼。这是他今年第三次"割肉",账户里的钱从十二万变成了七万,够给孙子报三年钢琴班的钱,就这么在"追涨杀跌"里打了水漂。去年冬天,老陈还是小区里的"股神"。那会儿他刚从纺织厂退休,在菜市场听卖鱼的老王说"光伏政策好",当天就揣着养老钱杀进了股市。头个月确实顺,买的那只票连着五个涨停,他在业主群里发的K线截图,总能引来一串"陈哥带带"的恭维。最风光的是小年那天,他追着买了只涨停的新能源股,第二天高开就卖,一天赚了四千,当即给老伴换了台新洗衣机。"你看这成交量,放量上涨就是好事!"老陈那会儿最爱说这话,手里总攥着本卷了边的《股市入门》,其实里面的"左侧交易""MACD指标"啥的,他一个字也没看懂。他只信眼睛看见的——哪个股涨得猛就追哪个,跌得多了就赶紧跑,这就是他的"交易秘诀"。手机里存着三十多个"股市交流群",每天早上六点就被"今日必涨牛股"的消息轰炸,他像个勤劳的蜜蜂,把那些代码一个个抄在烟盒上。今年开春那波行情,彻底给了老陈一记闷棍。二月底,AI概念炒得震天响,群里大V说"这是十年一遇的风口",老陈看着那只AI股每天涨停,心痒得像有虫子爬。他不顾老伴"留着点养老钱"的劝阻,把剩下的八万全砸了进去,买入当天确实又涨停了。那天晚上他喝了半斤白酒,梦见自己住进了江景房。谁知道第二天开盘就跌停,封单密密麻麻排了十万手。老陈盯着屏幕,手指抖得按不动"卖出"键,群里的消息刷得飞快:"主力在洗盘""别怕,会反弹"。他信了,眼睁睁看着股价从二十块跌到十五块,等终于狠心割肉时,八万只剩五万四。那天他没回家吃晚饭,在小区长椅上坐了半夜,烟蒂堆得像座小坟头。真正让他"悟道"的,是楼下修自行车的老刘。那天他去修共享单车,见老刘正用老年机看盘,屏幕上的K线图画着歪歪扭扭的红线。"刘师傅,你这线画的啥?"老陈蹲下来问。老刘拧着扳手笑:"这是六十日均线,股价跌破这线我就跑,站上了再慢慢买,这叫左侧交易,不追热闹。"老陈听不懂,只觉得老刘的话比群里的大V实在。他回家翻出那本《股市入门》,戴着老花镜一字一句啃,看到"左侧交易:在股价未到目标位前提前布局"时,突然想起去年冬天,那只光伏股在六十日均线附近晃了半个月,当时他嫌涨得慢没买,后来一口气翻了倍——原来机会早就在眼前,是自己太急着追涨,反倒错过了。五月的一个雨天,老陈看着那只跌了三个月的医药股,股价在六十日均线附近来回试探。他想起老刘的话,咬咬牙买了三成仓。买完第二天就跌了两个点,老伴数落他"好了伤疤忘了疼",他却不慌,对着K线图念叨:"左侧交易就得熬得住。"接下来的日子,他每天早上看半小时公司财报,晚上画一小时均线,烟盒上不再抄代码,改成了"市盈率25倍""负债率40%"这些数字。六月中旬,医药股突然发力,连着三天上涨。当股价站上六十日均线那天,老陈又加了两成仓。这次他没像以前那样盯着盘,而是去公园跟老张下了盘象棋。收盘时打开手机,账户红了五个点,他没像以前那样激动,只是给老伴发了条消息:"晚上包饺子,我买了五花肉。"现在的老陈,手机里只剩三个群,还都是关闭了消息提醒的。他学会了在股价跌到底部区域时慢慢买,涨到目标位就分批卖,这就是他悟出来的"左侧交易"——不追着上涨的浪花跑,而是在潮水退去时,看看沙滩上有没有留下宝贝。上周六小区组织体检,老陈的血压从150降到了130,血糖也稳了。医生说他"心态好了,身体自然就好了"。他摸着口袋里的手机,屏幕上那只医药股还在慢慢涨,就像他现在的日子,不疾不徐,却透着踏实。路过菜市场时,卖鱼的老王又在跟人吹"今天买的票涨停了",老陈笑了笑,径直走向了卖五花肉的摊位——比起屏幕上的数字,他更想知道今晚的饺子香不香。夕阳把老陈的影子拉得很长,他手里拎着的五花肉滴着油,在地上画出一串断断续续的线,像极了他曾经看不懂的K线图。只是这一次,他心里清楚,真正的"牛股",从来都藏在柴米油盐的平淡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