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7-28 17:36 点击次数:140
金帝股份的股价从60块发行价一路俯冲到15块,但就在散户割肉离场时,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突然扎堆进场,一口气买成前四大股东,合计持股逼近500万股。
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机器人手指关节的精密零件,谐波减速器保持架,直接卡位人形机器人的核心运动部件,最新中报业绩预增45%,产品已经打入特斯拉供应链。
社保基金的操作从来不是被动接盘。
他们瞄准的是机器人行业技术突破的临界点:政策端“人工智能+”计划明牌扶持,产业端减速器、传感器等卡脖子技术刚被国内企业攻克。
这种布局逻辑在历史上反复验证过,社保曾持有华东医药18年翻30倍,拿住华鲁恒升13年涨8倍,长线押注产业周期的能力堪称“国家队级”。
2025年一季度,社保基金突然对30-90亿市值的小盘机器人公司集中开火。
祥源新材的流通市值只有22.53亿,但社保422组合硬是重仓131万股挤进前十大股东。
这家公司正在量产一种颠覆性材料:厚度百微米级的电子皮肤,弯曲半径小于1毫米时导电性仍高达98%,还能通过医疗器械认证,直接用于康复机器人的触觉传感。
关键的是,它是国内唯一能生产IXPP压电薄膜的企业,日盈电子已经联手它开发智能皮肤模组。
同样被社保盯上的维峰电子,流通市值仅47.2亿,社保420组合重仓209万股坐稳第二大股东位置。
它的精密连接器已经导入优必选、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项目,2025年进入方案推广期,同时通过电源巨头台达、麦格米特的渠道切入机器人供电系统。
技术突破是社保下注的硬指标。
儒竞科技的一体化伺服驱动器将电机、编码器、控制器三合一,体积缩小40%,专为人形机器人关节设计。
社保111组合看准这一点,一季度加仓45万股,以145万股晋升第四大股东。
而德昌股份更激进,牵头广东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电机研发,尽管项目还在烧钱阶段,社保114组合仍重仓288.5万股当上三股东。
在核心零部件领域,精度是生死线。
美湖股份的谐波减速器寿命突破1万小时,精度达到1弧分,媲美日本哈默纳科,社保104组合立刻新进174万股。
震裕科技的行星滚柱丝杠导程误差控制在±1微米,线性关节寿命超1万次循环,直接送样特斯拉。
双林股份的滚珠丝杠研发进度更快,样件制作和设备投资全部就位,社保104组合和养老基金1907组合双线押注。
商业化进程也在加速。
能科科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服务绑定华为AI生态,社保422组合重仓278万股。
广合科技凭借英伟达AI服务器订单,工业机器人控制板占营收三成,预增51%,社保117组合精准抄底。
智微智能与英伟达联合开发的机器人控制器预增99%,美格智能和高通合作的人形机器人主控芯片“通天晓”预增154%,两家同时被社保和养老基金双线持仓。
市场数据印证了爆发潜力。
2025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7.6亿元,2029年将扩大到750亿元,2035年冲击3000亿元。
京东618期间具身智能机器人销售额增长17倍,宇树科技首发全球首个侧空翻机器人G1,优必选联手腾讯落地仓储物流应用。
政策端同步发力。
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通用具身智能平台“格物”,并配套产业基金。
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由德昌股份等企业联合运营,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。
北京、重庆等地出台专项政策,推动机器人商业化落地。
风险点同样清晰。
人形机器人指数年内振幅达19.87%,板块波动剧烈。
行业90%企业尚未盈利,德昌股份的电机研发中心仍处投入期,祥源新材的电子皮肤仅进入小批量客户验证。
但零部件企业已率先兑现业绩:金帝股份因谐波减速器国产替代,中报预增45%;恒立液压的滚珠丝杠项目投产后,将年产10.4万根标准电动缸。
社保基金的持仓成本就在当前股价区间。
金帝股份跌至15.31元时,社保四二二组合和养老一二零二组合建仓均价约20元,现价26.51元浮盈约32%。
维峰电子、祥源新材等小盘股的社保持仓成本与现价基本持平。
产业资本同步行动。
特斯拉Optimus进入量产前测试,华为机器人团队密集调研供应链,宇树科技C轮投前估值超100亿元。
伯镭科技、灵深智造等初创企业单季度融资超5亿元,资本向执行器、关节模块等硬件领域倾斜。
核心专利数量飙升。
2024年谐波减速器专利增长67%,行星滚柱丝杠专利增长82%,电子皮肤材料专利翻倍。
美格智能的机器人通信模组打破美国垄断,智微智能控制器替代德国产品,金帝股份谐波减速器保持架撕开日本技术壁垒。
产能扩张信号明确。
精锻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关节齿轮完成潜在产能布局,双林股份的滚珠丝杠设备投资快速推进。
拓普集团借力汽车精密制造能力,年规划机器人零部件产能超50万套。
二级市场筹码集中。
社保重仓的8家企业中,7家流通盘小于90亿,平均股东户数季度下降12%,能科科技、儒竞科技机构持股比例突破25%。
技术验证周期压缩。
祥源新材的电子皮肤从研发到送样只用11个月,震裕科技的行星滚柱丝杠客户验证周期缩短至8个月。
工信部设定2027年人形机器人量产目标,倒逼产业链加速技术落地。
替代空间足够大。
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不足30%,行星滚柱丝杠国产化率低于20%,高端机器人连接器90%依赖进口。
维峰电子的精密连接器已通过拓邦股份灵巧手项目测试,国产份额有望从5%提升至30%。
成本下降曲线陡峭。
绿的谐波新一代减速器量产成本下降38%,恒立液压滚珠丝杠价格比进口产品低52%。
智微智能的控制器单价仅为德国同类产品的60%,美格智能通信模组成本压缩至美国企业的45%。
应用场景持续裂变。
贝斯特的行星滚柱丝杠进入医疗机器人领域,祥鑫科技的灵巧手应用于核工业检修,柳工的工程机械机器人登陆矿山作业。
能科科技的AI训练服务覆盖仓储、清洁、陪护等12类机器人场景。
业绩锚点陆续浮现。
广合科技服务器PCB板因AI需求单台成本暴涨400美元,英伟达订单锁定全年51%增长。
金帝股份轴承保持架毛利率40.63%,远超汽车零部件21.95%的水平,新能源订单2025年爆发式增长。
社保基金的操作如同超市凌晨进货,技术突破是卸货时刻,产能爬坡是上架时刻,商业化放量才是开门营业时刻。
当前机器人板块的股价波动,不过是收货清单上的价格标签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