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热点资讯
产品展示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产品展示 > 冯德莱恩低头?7月28日,欧盟与美国协定事件传来新消息
冯德莱恩低头?7月28日,欧盟与美国协定事件传来新消息

发布日期:2025-08-05 04:55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欧盟到底还是认怂了。

欧盟和美国那边传来消息,折腾好些日子的贸易协议,最后以欧盟接受美国条件告终。

美国人的要求其实挺简单粗暴:以后你们欧盟卖过来的大部分东西,我就按15%统一收税了,之前嚷嚷的30%高关税威胁,就算过去了。

听起来好像还“降税”了?嗯,事情可没这么便宜。

说起来容易,欧盟这次是真“出血”了。

接受15%的统一关税不是没条件的。

冯德莱恩,这位欧盟委员会主席,代表欧盟给出了交换筹码:买美国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——主要是液化天然气,再加上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,白花花的银子合起来1.35万亿!面对媒体的追问,冯德莱恩只能把“确定性”这个理由搬出来,说这税率已经是“眼下能争取到的最佳结果”了。

这话听听就好,内部可不是都这么认账。

欧洲议会那边管国际贸易的贝恩德·朗格就差拍桌子了,直言这协议“严重失衡”,摆明了就是牺牲掉欧洲的饭碗和家底,去给美国人做补贴,长期下去欧洲铁定要吃大亏。

协议内容拆开看,更明白了。

也不是所有行业都一片哀嚎。

像汽车关税,从原来的27.5%降到了15%,医药、半导体这些要紧行业也跟着沾光,同步适用新税。

这对德国人算是个宽慰,德国总理默茨明显松了口气。

谁让他们家汽车、化工、机械这些拳头产业,都得指望着美国市场吃饭呢。

但也别高兴得太早,钢铁和铝这些产品的关税?美国人纹丝没动。

连威士忌这些烈酒怎么收税,两边都没谈拢。

芬兰的外贸部长就挺实在,公开说这协议“有什么可值得高兴的”?他点出关键了:美国卖的液化天然气,价格硬是比国际市场贵出三成!欧盟捏着鼻子高价买,说白了就是填补自家能源窟窿。

至于那6000亿美金的投资,具体投哪儿?钱怎么管?现在完全是一笔糊涂账。

这协议影响的可不止欧美,全球牌桌跟着洗了牌。

美国人玩这一手,等于把他们那个“关税分级制”给坐实了:欧盟、日本、韩国算“核心俱乐部”,锁定15%;像东南亚国家,就得上交20%;对中国?那可就是30%起跳,最高能到50%!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放了狠话,8月1号对中国加征对等关税“准时开张”,海关部门必须严格执行。

世贸组织(WTO)那边的前任副总干事沃尔夫看得透亮:这哪里是单纯收税?分明是用关税这个锤子,重新打造贸易权力的金字塔!逼着全球企业站队——是要美国市场,还是要别的市场?老一套的多边贸易规则,真就给扔一边儿了。

这种排外的“小圈子”搞法,WTO自然就靠边站了。

后果也跟着来了。

欧盟那边的工厂主们,但凡不想被美国税吸干血的,都在慌慌张张琢磨搬家的事儿。

东南亚成了不少老板眼里的“避风港”。

还有更狠的,美欧私下还在半导体、新能源这些尖端产业搞“闭环”,联手想把关键供应链攥在自己手里。

这不就直接挤压了像中国这样原先能分一杯羹的国家吗?

咱们这边(中国)说没压力,那是假的。

短期来看,凭着过去的积累,还有成本这手牌,中国货在美国市场上还能扛一扛。

但“剪刀效应”已经来了:光看2025年第三季度,美国从欧盟那儿进口的新能源车唰地涨了34%,中国同类产品对美出口就掉了11%。

更伤筋动骨的是整个产业链的挪窝。

美国人跟欧盟签的那个7500亿能源大单,把以前可能流向中国的资源给截胡了。

空客和波音这俩巨头也开始互相换订单,全球航空制造链也得跟着重排座次。

总不能坐以待毙吧?国家也在多路突围。

深化和东南亚邻居们的关系(RCEP),大家抱团取暖,把电动车零部件的关税砍到5%以内,这个挺实在。

和沙特、巴西搞起了“你出油,我出货”的易货贸易,绕开美元直接用货换,这也是招妙棋。

砸钱攻关卡脖子技术像光刻机、大飞机,目标是2026年拿下28纳米芯片的全国产化。

这三板斧下来,至少手上能有几样趁手的家伙。

不过呢,美欧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。

表面笑嘻嘻,心里MMP的情况多得很。

德国那些车企就愁得很,真把中国这边的产能搬空了,以后还怎么在中国卖车?法国人惦记着要美国给他们的奢侈品免关税。

就连冯德莱恩私下也吐槽过,这15%的关税就是给美国人交的“赎罪券”,心里门儿清。

而且这协议对普通老百姓也不好受。

德国的ifo研究所算过一笔账,单是高买美国能源这一项,就能让欧盟的通胀(CPI)往上拱0.7个百分点。

美国那边,消费者也得为欧盟产的钢铁多付12%的钱。

纽约大学的福迪教授话更重:像20%甚至更高的关税挡在那里,企业哪还有心思投资?这么搞下去,全球经济真要再陷入萎缩,风险高得很。

贸易这事,一旦被政客拿来当武器耍,各国那刚有点起色的经济苗头,风险系数又得往上飙。

最后说到底,这不是什么简单的“降税”新闻。

它标志着二战后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全球贸易秩序,快散架了。

特朗普政府拿着关税当撬棍,强行逼着欧盟认下美国的工业标准,把“通过第三地转口”这类路子也给堵死,为的就是打造一个“自己人优先”的贸易集团。

中国被这么高墙围着,选择的是“非对称突围”——靠着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来换取技术突破的时间,靠着广交朋友(区域合作)来抵消贸易高墙的冲击。

我们14亿人撑起的大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条,在可预见的未来里,依然是个巨大的、难以替代的优势。

历史这个裁判官早告诉过咱们,人为垒砌的高墙,最终逃不过经济规律这条大河的冲刷。

真正的较量在哪儿?是谁能先在这条重新奔涌的河道里,插下指向未来的航标。

那个插下标的人,很大程度上,就能领航下一轮全球贸易的浪潮。



爱电竞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