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热点资讯
产品展示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产品展示 > 乱世枭雄曹操:千秋功罪,谁人评说
乱世枭雄曹操:千秋功罪,谁人评说

发布日期:2025-08-08 07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19

一、少年时光:不羁与聪慧的交织

曹操,字孟德,沛国谯县人。他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官宦世家,祖父曹腾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宦官,历侍四代皇帝,在宫中三十余年,有一定的名望和势力。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,凭借曹腾的关系,官至太尉。

少年时期的曹操,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。他生性机警,对周围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。然而,他的性格中也有着调皮捣蛋、放荡不羁的一面。他不喜传统的儒家经典和繁琐的礼仪,喜欢飞鹰走狗、游荡无度。这种行为在当时那些遵循传统礼教的人眼中,是不务正业的表现,因此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。

但曹操并非是一个纯粹的“纨绔子弟”。他聪明过人,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。有一次,他的叔父看不惯他的行为,多次在曹嵩面前告状,曹嵩因此经常责骂曹操。曹操心生一计,有一次在路上故意装出中风的样子,叔父见状急忙跑去告诉曹嵩。等曹嵩赶来时,曹操却恢复了正常。曹嵩问他原因,曹操说:“我本来没有中风,只是叔父不喜欢我,所以故意说我坏话。”从此,曹嵩对叔父的话不再轻信,曹操也就更加肆意妄为了。

虽然曹操在少年时期看似不务正业,但他却广泛涉猎各种书籍,尤其喜欢兵法。他熟读《孙子兵法》,并为之作注,名为《孙子略解》。这些知识的积累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同时,他在与伙伴们的玩耍和争斗中,也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。他常常能在一群孩子中脱颖而出,成为领导者,指挥大家进行各种游戏和活动。

## 二、初入仕途:崭露头角与刚正不阿

二十岁时,曹操通过举孝廉的途径进入官场,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。洛阳是东汉的都城,是全国的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也是达官贵人云集的地方。洛阳北部尉负责管理洛阳北部的治安,职位虽不高,但责任重大。

曹操一上任,就展现出了他的雷厉风行和刚正不阿。他命人制作了十余根五色大棒,悬挂在衙门左右,并申明禁令,凡是违反治安条例的,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,一律用五色棒打死。有一次,汉灵帝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,曹操毫不留情地将他用五色棒打死。此事一出,洛阳城为之震动,那些平日里为非作歹的权贵们都收敛了许多,不敢再轻易触犯禁令。曹操也因此声名远扬,但同时也得罪了蹇硕等宦官势力。不过,由于他的父亲曹嵩在朝中有些势力,再加上他本身也有一定的才能和名声,所以宦官们一时也奈何不了他,只好将他明升暗降,调任顿丘令。

后来,曹操又因堂妹夫宋奇被诛杀而受到牵连,被免官回乡。在回乡的这段时间里,曹操并没有消沉,而是隐居在谯县,专心读书习武,等待时机。

不久后,朝廷因黄巾军起义而急需用人,曹操被征召为骑都尉,前往颍川镇压黄巾军。在战场上,曹操充分发挥了他的军事才能,他指挥军队作战有方,与皇甫嵩、朱儁等将领配合,多次击败黄巾军,因功被任命为济南相。

在济南相任上,曹操继续推行他的改革措施。济南国下辖十几个县,各县的长官大多依附权贵,贪赃枉法,搞得地方乌烟瘴气。曹操到任后,大力整顿吏治,奏免了八个县的长官,使得济南国的政治风气为之一新。同时,他还禁止民间祭祀鬼神,捣毁了许多滥建的祠庙,减轻了百姓的负担。

然而,曹操的这些改革措施再次触动了权贵们的利益,他们对曹操恨之入骨,纷纷在朝廷中诋毁他。曹操深知自己在济南难以长久立足,再加上他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去迎合权贵,于是便上书朝廷,请求调任。朝廷最终将他调任为东郡太守,但曹操拒绝了这个任命,称病回乡。

## 三、陈留起兵:逐鹿中原的开端

中平六年(公元 189 年),汉灵帝驾崩,少帝刘辩即位,何太后临朝听政,大将军何进掌握了朝廷大权。何进为了铲除宦官势力,召董卓进京。曹操认为此举不妥,他对何进说:“宦官之祸,古今皆有,但只要诛杀首恶就可以了,何必召外兵入京呢?如果事情泄露,必然会失败。”但何进不听,结果事情果然泄露,何进被宦官所杀。董卓进京后,废少帝刘辩,立陈留王刘协为帝,即汉献帝,并自任相国,专擅朝政。董卓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天下人的不满,各地纷纷起兵反对他。

曹操也在陈留郡己吾县起兵,响应袁绍等人的号召。他散尽家财,招募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队,开始了他逐鹿中原的征程。

初平元年(公元 190 年),袁绍被推举为盟主,组成了关东联军,共同讨伐董卓。曹操积极参与了这次行动,但联军中的各路诸侯大多心怀鬼胎,各有各的打算,他们按兵不动,观望不前,只想保存自己的实力。曹操对此非常不满,他独自率领军队西进,在荥阳汴水与董卓的部将徐荣相遇。由于双方兵力悬殊,曹操的军队战败,曹操本人也中箭受伤。他逃回联军大营后,劝说各路诸侯趁董卓人心惶惶之际,迅速进攻,但诸侯们仍然不听。曹操见联军如此无能,只好离开联军,到扬州等地招募新兵,重新发展自己的势力。

## 四、兖州崛起:奠定霸业之基

初平二年(公元 191 年),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,杀死了兖州刺史刘岱。济北相鲍信等人认为曹操有才能,便迎立曹操为兖州牧。曹操上任后,立即与鲍信等人一起进攻黄巾军。在战斗中,鲍信战死,但曹操最终击败了黄巾军,并收降了黄巾军三十余万人,男女百余万口。曹操从中挑选出精锐之士,组成了一支军队,号为“青州兵”。这支军队成为了曹操日后征战天下的重要力量。

在拥有了兖州这块根据地和“青州兵”后,曹操开始了他在兖州的经营和发展。他一方面继续镇压黄巾军的残余势力,稳定兖州的局势;另一方面,他积极招揽人才,如荀彧、程昱等谋士纷纷前来投奔他。荀彧被曹操称为“吾之子房”,他为曹操出谋划策,在曹操的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
同时,曹操还注重发展农业生产,实行屯田制。他在兖州招募流民,开垦荒地,将土地分给农民耕种,并提供农具和种子,收获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收取租税。屯田制的实施,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粮食问题,也促进了兖州地区的经济发展,为曹操的霸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
然而,曹操在兖州的崛起引起了周围势力的嫉妒和警惕。初平四年(公元 193 年),曹操的父亲曹嵩在经过徐州时,被徐州牧陶谦的部将所杀。曹操为报父仇,亲率大军进攻徐州,一连攻下了十多座城池,大肆屠杀百姓,“鸡犬亦尽,墟邑无复行人”。陶谦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,田楷与刘备一起率军前来救援。曹操因军粮不足,暂时退兵。

兴平元年(公元 194 年),曹操再次进攻徐州。就在他深入徐州腹地时,兖州发生了叛乱。陈留太守张邈和曹操的谋士陈宫背叛了曹操,迎立吕布为兖州牧。吕布率军攻占了兖州的大部分地区,只有鄄城、东阿、范县三个城池还在曹操的控制之下。曹操得知消息后,急忙回军救援。他与吕布在濮阳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,双方互有胜负。后来,由于蝗灾爆发,粮食短缺,双方都暂时罢兵。

兴平二年(公元 195 年),曹操再次与吕布交战,最终击败了吕布,收复了兖州。经过这次叛乱,曹操认识到了内部稳定的重要性,他更加注重选拔和任用忠诚可靠的人才,加强对军队和地方的管理。

## 五、迎奉天子:挟天子以令诸侯

兴平二年(公元 195 年),汉献帝在李傕、郭汜的混战中逃离长安,东归洛阳。此时的洛阳已经破败不堪,汉献帝和他的大臣们生活十分困苦。曹操得知这个消息后,听从了荀彧的建议,决定迎接汉献帝。

建安元年(公元 196 年),曹操亲自率军前往洛阳,迎接汉献帝。他将汉献帝接到许昌,并将许昌定为都城。从此,曹操开始了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的政治生涯。

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给曹操带来了巨大的政治优势。他可以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,讨伐那些不服从朝廷的势力,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动地位。同时,他还可以利用朝廷的名义招揽人才,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。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前来投奔曹操,使得曹操的阵营人才济济。

然而,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也给曹操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。他被一些人视为“奸臣”,成为了其他割据势力攻击的目标。但曹操并不在意这些非议,他深知在乱世中,只有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,才能实现自己的霸业。

## 六、官渡之战: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

曹操迎奉天子后,势力不断壮大,但他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威胁。其中,袁绍是他最大的对手。袁绍占据冀州、青州、幽州、并州等地,兵多将广,实力雄厚。建安四年(公元 199 年),袁绍挑选精兵十万,战马万匹,准备进攻许昌,消灭曹操。

面对袁绍的强大压力,曹操并没有退缩。他分析了双方的形势,认为袁绍虽然兵力强大,但他为人刚愎自用,优柔寡断,内部矛盾重重;而自己虽然兵力较少,但军队士气高昂,将领们也都忠诚善战。于是,曹操决定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,派军队在官渡一带设防,抵御袁绍的进攻。

建安五年(公元 200 年),袁绍的大军进至黎阳,双方正式拉开了官渡之战的序幕。袁绍先派颜良进攻白马,曹操采用荀攸的计策,声东击西,假装要渡河进攻袁绍的后方,吸引袁绍分兵。然后,曹操亲自率领轻骑兵迅速赶往白马,在白马坡斩杀了颜良,解了白马之围。之后,曹操又在延津击败了袁绍的追兵,斩杀了文丑。

袁绍接连失利后,并没有吸取教训,反而更加急躁。他下令全军渡过黄河,进逼官渡。双方在官渡相持了数月之久,曹操的军队粮草渐少,士兵们也十分疲惫,曹操一度产生了退兵的想法。但荀彧写信鼓励他,让他坚持下去,等待时机。

就在曹操苦苦支撑的时候,袁绍的谋士许攸因与袁绍不和,前来投奔曹操。许攸向曹操透露了袁绍粮草囤积在乌巢的情报,并建议曹操派轻骑兵偷袭乌巢。曹操果断采纳了许攸的建议,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,趁夜袭击乌巢。乌巢守将淳于琼醉酒不醒,被曹操的军队击败,粮草被全部烧毁。

袁绍得知乌巢被袭后,没有及时救援乌巢,反而派张郃、高览进攻曹操的官渡大营。张郃、高览因进攻不利,又听说乌巢已失,便投降了曹操。袁绍的军队顿时大乱,曹操趁机发起进攻,大败袁绍的军队。袁绍仅率领八百余名骑兵逃回冀州。

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。曹操通过此战击败了袁绍,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此役也充分展现了曹操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智慧,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,能够冷静分析形势,抓住战机,果断决策,最终取得了胜利。

## 七、统一北方:大业初成

官渡之战后,袁绍一蹶不振。建安七年(公元 202 年),袁绍发病而死,他的两个儿子袁谭、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而发生内讧。曹操趁机各个击破,先后击败了袁谭、袁尚,并攻占了冀州、青州、幽州、并州等地。

建安十二年(公元 207 年),为了彻底消灭袁氏残余势力和乌桓的威胁,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远征乌桓。他采纳了谋士郭嘉的建议,轻装前进,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乌桓的大本营柳城附近。在白狼山之战中,曹操的军队大破乌桓,斩杀了乌桓单于蹋顿,收降了二十余万人。袁尚、袁熙逃往辽东,被辽东太守公孙康所杀。至此,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。

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,曹操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,还注重政治和经济的建设。他在占领的地区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如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,选拔人才,发展农业生产等,使得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发展。

## 八、赤壁之战:统一大业受挫

曹操统一北方后,野心勃勃,企图进一步统一全国。建安十三年(公元 208 年),曹操率大军南下,荆州牧刘表病死,他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。曹操轻易地占领了荆州,并获得了荆州的水军。此时,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,退往夏口,与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。

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,统率三万吴军,与刘备的军队组成联军,在长江赤壁一带与曹操的军队对峙。曹操的军队大多是北方人,不习水战,为了解决士兵晕船的问题,曹操命人将战船用铁链首尾相连。周瑜的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的方法攻击曹操的战船,周瑜采纳了他的建议。黄盖率领数十艘装满易燃物的战船,假装投降曹操,当战船靠近曹操的战船时,点燃易燃物,火势迅速蔓延,曹操的战船顿时陷入一片火海。孙刘联军趁机发起进攻,曹操的军队大败,他率领残军退回北方。

赤壁之战是曹操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失败。此役使得曹操统一全国的计划受挫,也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。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一方面,他的军队不习水战,且不服南方水土,疾病流行;另一方面,他骄傲轻敌,没有充分估计到孙刘联军的实力和抵抗决心。此外,孙刘联军的正确战略和战术也是曹操失败的重要原因。

## 九、后期征战与政治建设

赤壁之战后,曹操虽然遭受了重大挫折,但他并没有放弃统一全国的目标。他一方面加强对北方地区的统治和建设,另一方面,继续对南方的孙权和刘备发动进攻。

建安十四年(公元 209 年),曹操率军南征孙权,在濡须口与孙权的军队相持数月,双方互有胜负。建安十六年(公元 211 年),曹操为了夺取关中地区,以讨伐张鲁为名,派钟繇率军进入关中。关中的马超、韩遂等将领怀疑曹操要进攻他们,于是联合起来反叛曹操。曹操亲自率领大军西征,在潼关与马超、韩遂的联军展开激战。曹操采用贾诩的计策,离间了马超和韩遂的关系,然后乘机发动进攻,大破马超、韩遂的联军,占领了关中地区。

建安二十年(公元 215 年),曹操率军进攻汉中的张鲁。张鲁投降曹操,曹操占领了汉中。但曹操没有听从刘晔、司马懿等人的建议,乘胜进攻益州的刘备,而是留下夏侯渊等人驻守汉中,自己率军返回北方。后来,刘备派张飞、马超等将领进攻汉中,与夏侯渊的军队相持不下。建安二十四年(公元 219 年),刘备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汉中,在定军山斩杀了夏侯渊。曹操虽然亲自率军救援,但最终还是未能挽回局面,只好放弃汉中。

在政治建设方面,曹操继续推行他的改革措施。他不拘一格选拔人才,打破了门第观念的限制,提出了“唯才是举”的用人方针。他先后三次发布求贤令,招揽了许多有才能的人,如郭嘉、张辽、徐晃等,这些人在曹操的事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同时,曹操还加强了中央集权,削弱了地方豪强的势力,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。

## 十、晚年与身后事

随着年龄的增长,曹操的身体逐渐不如以前。建安二十一年(公元 216 年),曹操被封为魏王,位极人臣。但他并没有称帝,而是始终以汉臣自居。

建安二十五年(公元 220 年),曹操在洛阳病逝,终年六十六岁。他临终前留下遗令,要求薄葬,不要奢侈浪费。曹操死后,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他的王位。同年,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,建立了魏国,追尊曹操为魏武帝。

曹操一生波澜壮阔,他在乱世中崛起,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和智慧,建立了庞大的基业。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。他统一了北方,结束了北方长期的战乱局面,促进了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;他善于用人,唯才是举,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;他的诗歌作品慷慨悲凉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如《龟虽寿》《观沧海》等,至今仍广为流传。

然而,曹操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之处。他生性多疑,猜忌心重,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,不惜诛杀一些功臣和名士,如孔融、杨修等。他在战争中也有过一些残忍的行为,如屠杀徐州百姓等。

总的来说,曹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人物,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。



爱电竞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