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06 14:19 点击次数:177
关税加到35%,你们还在谈自由贸易?兄弟,咱们是亲戚不是情人,别这么作。
这是7月30号晚,一位加拿大能企业高管在饭局上悄声冒出的一句话。
他话音一落,全场安静得连牛排都不敢切了。
不是夸张,这一刀砍得实在太狠:从25%飙到35%,美国朝加拿大扔的不是大棒,是一张友尽卡。
那天傍晚,新闻刚冒头,美国还没把新税敲进正式公报,中国代表团已经悄悄在渥太华机场落地,副部长马朝旭走在前头,西装没皱,表情平静。
现场没红地毯,也没奏国歌,但那一刻,不需要任何官方仪式,你就知道,这是一次极有分寸感的出手。
摄影师拍下中加两人握手的瞬间,有人说像是两位邻里老友重归于好,但懂行的都知道这更像是一个掉进深井的邻居,忽然抓住了一只稳稳伸出的手。
加拿大政府这时候什么态度?
说难听点,一边脸色铁青,一边还得硬着头皮配合笑一笑。
他们明白,和中国坐下来谈,是这场高关税地震后唯一还能找回点节奏的办法。
这场没有硝烟的会晤,直接定了三件事:通道要通,货得流,学生、学者先走动起来,最后组个小分队,天天盯着大豆和钾肥的清单。
这哪是谈判?
分明是现场给加拿大搭了个台阶,还给安排了下台路线图。
可你要问,加拿大怎么突然态度180度转弯,那得从特朗普最近几次脱口秀说起。
前一阵,他老是在公开场合说什么美加边境可谈,你听听,这是总统该说的话吗?
加拿大人听得脊背发凉,尤其是边境那几州的官员,晚上能被吓醒。
你拿盟友当提款机不说,还摆出一副你最好永远别惹我的姿态,这不是朋友,是上头。
而这时候,中国一句废话都没多说,只是推门进来:你要油?我有;你要卖车?我不收税。
加拿大企业界直接给出答案:签。
汽车协会那天晚上加班开会,开完都不想回家不是因为爱岗敬业,是因为门口一堆媒体堵着。
能公司更直接,新闻还没播完,网站首页就把向东出口计划置顶了,连图都做出来了:一条红线,从阿尔伯塔油田穿过太平洋,直指中国内陆。
当然,也不是说中方傻。
这一手看似佛系,实则步步卡点。
不是一上来就说咱一起发财,而是先敞开门再递菜单。
你要有诚意,订单就签;你要耍滑头?
大门开着,风也能吹进来。
这比单方面追着谈要体面得多,也稳得多。
而这场戏的真正好笑点在这儿:美国自以为是强硬派,结果成了撮合中加的月老。
用脚踹了加拿大一脚,正好把人踹进了中国的怀里,这要是编进小说,读者都嫌桥段太老套。
接下来?
不好说,但也不用说。
中方没逼加拿大选边站,只是默默修了一条小路,看你走不走。
全世界都在看,加拿大这次是趁热吃饭,还是冷了再后悔。
你说这是国际关系的新范式?
未免高估了戏剧性。
这更像是两家邻居,一个失恋了,一个递了杯茶,说:要不咱聊聊?
茶凉不凉,饭好不好吃,下一步能不能成局,咱就别在这讲大道理了。
加拿大人心里都明白这次他们不是被美国推倒的,是被现实踹上了车。
车往哪开?
就看他们是坐副驾,还是继续跟着美国后备箱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