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电竞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爱电竞 > 新闻动态 > 央视意外揭示福建舰“设计缺陷”?甲板布局不具备双起降能力?
央视意外揭示福建舰“设计缺陷”?甲板布局不具备双起降能力?

发布日期:2025-08-18 20:05    点击次数:92

最近央视播出的《攻坚》纪录片里,福建舰的一个镜头让军迷圈炸开了锅。

画面中,一架歼-15降落后,竟然要横穿两条弹射轨道才能停稳。

这个细节被眼尖的网友截屏转发,评论区瞬间分成两派:有人说这是设计缺陷,有人则认为这是技术突破的代价。

这艘八万吨级的巨舰从去年五月开始海试,已经完成了电磁弹射歼-15T等重要测试。

但谁也没想到,最引人关注的竟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常的调度细节。

其实仔细想想,这背后藏着中国航母发展的智慧。

电磁弹射轨道比传统蒸汽弹射长了近三十米,在有限的甲板空间里,自然要做出取舍。

美国海军专家史密斯在《海军学报》上分析过,即便是最新的福特级,早期也遇到过类似问题。

法国正在建造的PANG航母吨位与福建舰相当,设计图纸显示其甲板布局也存在相同困扰。

这就像在拥挤的厨房里做饭,灶台和冰箱离得太近,厨师得来回走动,但只要能做出好菜,这点不便算不了什么。

军事博主"舰船观察员"在直播中打了个比方:福建舰就像个刚学会骑自行车的少年,虽然还不太稳当,但已经能上路了。要知道,从辽宁舰的滑跃甲板到现在的电磁弹射,中国航母技术实现了三级跳。去年珠海航展上,歼-35舰载机的模型就摆在显眼位置,配合空警-600预警机,这套组合拳的威力不容小觑。

海军研究院的张教授在采访中透露,航母设计就像拼积木,每个选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。福建舰选择加长斜角甲板,是为了适应更重的舰载机起降。这个决定让降落安全性提升了两成,代价就是调度时要多花点时间。但实战中谁会傻到一边回收飞机一边弹射起飞?又不是在玩电子游戏。

社交媒体上流传的甲板"裂缝"照片,经证实只是测试时的正常水痕。就像新买的牛仔裤第一次下水会掉色一样,这都是必经过程。福建舰的海试进度其实比预期快了半个月,五月份那次连续八天的航行测试就创下了国产航母的新纪录。

说起这个,想起去年在江南造船厂附近蹲守的军事爱好者老李。他拍到的照片显示,福建舰的舰岛比前两艘缩小了百分之十五,多出来的空间都给了飞行甲板。"这就像把两居室改成小三居,"老李在论坛上写道,"虽然每个房间小了点,但功能更齐全了。"

未来三到五年,中国海军很可能会推出核动力航母。到那时,福建舰的这些"小遗憾"都会成为宝贵的经验。就像智能手机发展史,第一代产品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,但没有这些探索,哪来后来的突破?福建舰的意义,就在于它迈出了电磁弹射的关键一步。

现在回头看那个引发热议的镜头,反倒觉得挺有意思。这不正是中国军工的真实写照吗?有问题就改进,有不足就弥补,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。那些在评论区吵得面红耳赤的网友,过几年再回头看今天的争论,说不定会会心一笑。



爱电竞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