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06 11:08 点击次数:59
美国劳工统计局七月份的一份报告,让总统特朗普怒火中烧。报告中惨淡的就业数据,直接导致了发布者——劳工统计局局长被总统“就地免职”。这番操作,与其说是对数据的回应,不如看作一场白宫内部,关于经济叙事权的直接较量。
这份看似孤立的人事变动,瞬间点燃了舆论。外界都在观察,总统的个人意志将如何与独立经济机构和客观经济规律进行碰撞。
数据引爆点
七月新增就业岗位只有7.3万个,远低于市场预期。更令人不安的是,今年五月和六月的就业数据也被大幅向下修正,从两位数直接跌到不足两万。这样的成绩单,对极力展示经济实力的特朗普来说,无疑是巨大打击。
面对这份“难看”的数据,特朗普立刻将矛头指向了局长麦肯塔弗。他公开指责这位由拜登任命的官员“操纵”数据,甚至暗示她在2024年大选前,曾有高估数据以支持哈里斯的“前科”。这显然是在为经济困境寻找替罪羊。
关税与降息的死结
然而,数据不佳的深层原因,并非统计本身的问题。更关键的症结在于白宫与美联储之间日渐僵硬的政策对立。近期,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瑞典会谈中,就曾威胁若中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,可能对其加征100%关税。
随后,美方对印度能源进口征收“对等关税”并要求缴纳罚款,更是被外界视为警告中国的“敲山震虎”。这些关税政策,已然开始对美国经济造成冲击。八月一日当天,美股收盘时市值蒸发超过万亿美元,直接反映出市场的恐慌情绪。
制造业供应链被打乱,农民失去了海外订单,这些都是关税大棒下的真实写照。但即便如此,美联储主席杰罗姆·鲍威尔依旧态度强硬。他明确表示,正是关税政策推高了通胀风险,因此“没有降息空间”。
这让特朗普寻求降息以刺激经济的愿望彻底落空。总统曾亲自到美联储,甚至质问鲍威尔大楼装修的开销,足见其降息的急迫与无奈。
总统的执念
特朗普为何对经济数据如此敏感,并习惯于将问题个人化?这并非偶然。回溯2016年大选,当时优异的经济数据曾给作为挑战者的他带来巨大压力,这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记,也塑造了他对经济数字的执念。
他亿万富翁的身份认同,让他坚信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等同于治理国家的能力。因此,任何负面经济数据,都被他视为对其个人品牌和政治声誉的直接挑战。
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,对特朗普而言或许是一次“杀鸡儆猴”式的权力展示。他或许以为,只要换掉报忧的人,就能让数据“变好”,暂时安抚民众。
然而,这样的操作无疑是掩耳盗铃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然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实实在在的负面影响。在美联储坚持不降息的背景下,无论是制造业、农业,还是整体就业市场,纸面数据只会越来越难看。
他可以解雇一个官员,却无法开除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。这场围绕经济叙事权的战争,最终的代价,将由整个美国经济,以及普通民众来承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