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5-08-18 06:58 点击次数:137
近期,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了极为强势的姿态,甚至公然对美国叫板,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缘由呢?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在2025年给出的正式预测数据,印度的经济总量已然超越了日本,成功跃居世界第四的位置。按照当下的发展趋势,若没有意外情况发生,印度极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取代德国,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。
而印度能够实现如此迅猛的崛起,其中一个关键因素竟与中国企业被印度“算计”有关。此前,美国对中国发起了多轮制裁举措,为了规避高额关税,国内不少企业打算将工厂外迁。一开始,这些企业大多选择在东南亚地区设立工厂。然而,随着产业不断向东南亚转移,当地工人的薪资水平被大幅推高,每月两三千元的工资已经很难招到年轻的劳动力了。就在这时,印度主动向这些企业抛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橄榄枝,表示愿意接受每月千元左右的薪资,而且还有大量年轻人争抢这些岗位。
如此诱人的条件,吸引了不少国内企业前往印度设立生产线。就拿小米和富士康来说,自2015年起,它们就在印度布局了多条手机组装线,在这个过程中,为印度培养出了大量电子产业方面的熟练工人。更有甚者,一些企业还将中国引以为傲的核心技术——特高压技术,也转移到了印度并落地实施。
但当厂房和生产线在印度建成之后,印度的态度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。它先是修改法律,直接没收了某米公司十年的总利润;接着又提出要求,在印企业的高管必须由印度人担任;不仅如此,还故意设置重重阻碍,以不配合建厂等手段,迫使中国特高压企业连年亏损,最终完成了收购。此后,印度便对外宣称自己已经掌握了特高压技术,还计划建设一条从印度直通沙特、阿联酋的海底电缆,向中东地区输送电力。
在遭受了印度的这番算计之后,国内企业迅速做出了反应,紧急撤回了技术人员和核心零部件。失去工程师的技术支持以及关键参数后,印度虽然空有生产线,但实际上根本无法独立进行生产。所谓的印度制造特高压电缆,目前仍然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;原计划在今年开通的印度高铁,总完成度还不足5%。
不过,部分外国企业被印度“掌握特高压技术”的宣传所误导,再加上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呼吁企业“迁出中国”,于是苹果、戴尔等公司便逐步将生产线转移到了印度。印度凭借这种“两边通吃”的策略,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崛起。
印度总理莫迪更是高调宣称,印度将在两年内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,隐隐有与中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。甚至,印度还胆大妄为地在美国眼皮底下转卖俄罗斯石油,美国又怎会容忍这样的行为呢?这便是美国“骂印度”的根源所在。
起初,美国选择了隐忍。特朗普认为,印度与中国毗邻,印度的强大能够对中国形成牵制作用。然而,在5月7日,印度在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遭遇了失利,损失了数架战机。更讽刺的是,印度连“碰瓷中国”的能力都不具备。更尴尬的是,仅仅损失了几架战机,印度就匆忙停战,甚至还派人在全球范围内宣传“印度大胜”。
面对这样的情况,连特朗普都难以继续维持力挺印度的姿态,随即转变了态度。他多次召集包括库克在内的企业高管,要求他们关闭在印度的工厂;还公开嘲讽印度是“死亡经济体”;更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,将印度的关税提升至约50%。恼羞成怒的印度总理莫迪则痛斥美国的霸权行径,宣称印度绝对不会低头。
近期,印度更是宣布将访问中国以修复两国关系,并且放话称:“美国等着瞧,有中国企业的助力,印度两三年内必定会成为世界第三,到那时,你们必须像对待中国一样尊重印度。”
但经历过如此严重的损失之后,中国企业还会因为印度的一两次访问就重新对其产生信任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#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#